中女買滙豐蝕錢轉投新樓 驚覺租金不供樓開支

任職文員的陳小姐於2021年樓市高位入市,斥約600多萬元買入鴨脷洲樓花單位,打算作長線收租,近日收樓後卻發現「租不抵供」。不過,曾在股票市場損手的她透露自己「買乜跌乜」,單是「炒燶」滙豐(0005)已蝕十多萬元,故深信「磚頭」最保值,更豪言「我唔信三年後樓價都會咁低!」」

香港人普遍認為投資「磚頭」最穩健。任職文員的陳小姐,原本與家人同在沙田區一個私樓單位,她月入逾4萬元,遠超港人入息中位數,每月「輕鬆」儲過萬元。十年積蓄加上家人「協助」支付部分首期,陳小姐終在2021年5月購入鴨脷洲逸南一伙一房樓花單位,樓價約650多萬元,承造近五成按揭,首期涉約320多萬元。

逸南位於鴨脷洲大街71號,屬單幢盤,鄰近港鐵利東站。(梁鵬威攝)

原打算購二手樓收租 對樓花感抗拒

陳小姐最初計劃購買二手樓收租,預算約650餘萬元,首選港島區。前年她透過地產經紀介紹並參觀了數個二手單位放盤後,發現超出其預算。及後輾轉參觀了當時正在推售、仍屬樓花階段的鴨脷洲逸南。

陳小姐指,原本沒有打算買樓花,甚至有點抗拒,但參觀示範單位後有感單位間隔、設計均較想像中好,且單位擬日後出租予單身、商務人士,「一房一廳舒適度比開放式單位高,廳有對流窗、算通風,又望到少少海景」。

每月供樓開支逾1.7萬 「租不抵供」

去年樓市吹淡風,銀行又開始上調息口。經歷了逾一年半的樓花期,陳小姐近日終於收樓,卻面對另一難題。她表示,現時每月供樓逾16,000元,加上1,200元管理費,每月開支逾17,200元。

原來當日入市時,她預計單位可以約17,000元出租,近乎完全抵銷供樓開支。不過據她了解,單位目前的市值租金僅約15,500元,「租不抵供」,意味「靠租客幫自己供樓」的如意算盤「未完全打響」。陳小姐直言,「最理想情況當然係唔使自己供,有人可以幫輕一份,冇咁大壓力。」她指,此單位是用作長線投資,冀日後升值再「細屋換大屋」供自住。

陳小姐指,現時供樓每月逾16,000元,加上管理費,每月開支逾17,200元。(梁鵬威攝)
陳小姐購入的逸南單位,實用面積約242平方呎、一房間隔。(梁鵬威攝)

曾買股票、外匯 「真係買乜跌乜」

被問及為何投資住宅物業,曾在股票上「損手」的陳小姐表示,在港投資「磚頭」最保值,「股票成日大起大落,自己又唔係炒股專家,之前買過股票、外匯,真係買乜跌乜,試過一買滙豐佢就宣布唔派息,最後蝕咗十幾萬。」

面對自己高位入市,去年樓價累跌近15%,陳小姐指,對樓市前景仍感樂觀,並指樓價下跌只是受疫情、經濟下行等負面因素影響,認為隨著防疫措施放寬,樓市會開始轉旺,而且港島樓一向保值,「都係啱啱收樓,三年內都唔可以放,我又唔急著放(賣樓),我唔信三年後樓價都會咁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