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藍色青年的憂鬱:這些年輕人為什麼想加入國民黨?

國民黨入黨青年創近年新高,睽違20年重啟的「革命實踐院第171期講習班」為何成功?

2021/09/13 ,

新聞

李秉芳

李秉芳

李秉芳

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394人報名創下國民黨史上報名人數最多的青年政治營隊,後來把名額從40人提高為100人,並且在第一期結訓後,從中選出32人進行第二期實習。

國民黨2020年總統大選大敗,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817萬的史上最高票取得連任,當時根據政大選研中心的推估,2020年大選20到39歲族群中,國民黨輸了民進黨300萬票。不過當綠營支持者和「辣台派」為此歡慶同時,國民黨內部也發生一連串的變動:青壯派政治人物陸續辭去中常委、高呼黨內改革,吳敦義辭去黨主席由立委江啟臣當選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黨主席,中常委也全面改選

江啟臣上任後推動一連串組織改革,盼能做出成績,雖然接下來又面臨了罷韓和高雄市長補選失利,但國民黨在今年初表示,2020年有3545位40歲以下青年加入國民黨,比過去成長1.5倍。

為何國民黨青年忽然在2020年積極入黨?這也許可以從停辦近20年後,重啟的「革命實踐院」第171期講習班說起。國民黨在2020年5月29日召開記者會,以「青年世代一起贏」為號召的這個青年培育營隊,在國民黨總統大選大敗的這一年,迎來了394人的報名人數,創下史上新高;更有許多青年在參加完營隊後,一路實習、留下來變成了黨工。這個營隊究竟有何魅力?為什麼他對於國民黨誓言改革後的「江啟臣時代」,具有特殊的意義?

關於171期:這是什麼、來了多少人哪些人?他們為何而來

在停辦近20年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在2020年5月2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重啟革命實踐院第171期講習班,以「青年世代一起贏」為號召,邀請青年朋友參與政治實務與國民黨未來世代發展。當天開放報名後人數即達標40人名額,最後更有394人報名,創下國民黨史上報名人數最多的青年政治營隊;後來更把名額從40人提高為100人,並且在第一期結訓後,從中選出32人進行第二期實習。

參與其中,並後續加入實習、最後並成為「兼職黨工」的鐘弘宣來自高雄,目前正在政大就讀外交研究所,他表示想嘗試看看政治幕僚的工作,因此報名營隊。他對整體報名者的觀察是,有些人是好奇政治工作,有些人是家庭背景、受父母影響的,這些人就是天生的藍營青年,而大部分人則是「愛黨愛國」。他認為,「這是很情感性的出發,我愛這個黨,我愛中華民國。他們的動機很純,就是我喜歡」。

而現在經常公開露面的何元楷,則是從大學時就跟著歷史系的老師,研究國民黨的歷史。原本想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他因為對黨史研究、整理有興趣,但過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本想透過報名營隊多一點接觸國民黨的機會,沒想到意外地開啟了政治工作者的可能性。

而就讀世新傳播科系,本來就對政治公關工作有興趣,過去曾在國民黨前立委王育敏辦公室擔任助理的李晨暘,在學長推薦下決定參加營隊,再看看有什麼其他的幕僚工作選擇。她表示國會辦公室的工作經驗讓她對國民黨和政治工作改觀,加入營隊則是認識朋友、看到更多不同政治工作的樣態。

這3個學員受訪時都不約而同提到,他們認同國民黨主要還是受到家裡影響,但他們對國民黨並非「盲目崇拜」,而是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兩岸政策立場,對國家的認同,比較傾向國民黨長年以來的論述。所以反而對於較年輕的政黨例如民眾黨沒有太高認同,「他們的兩岸論述很模糊,國民黨的比較清楚」。

一個營隊可以讓年輕人學到什麼?

根據學員分享,除了許多前任或現任立委,在營隊期間擔任授課老師,講述國會運作及議事攻防之外;另外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前總統馬英九也都是老師之一,而除了講座課程和參訪社區、政論節目錄影、新北市政府、美國在台協會,也讓學員分組針對不同的政策議題分派不同任務進行實務操作。

最後根據革實院統整結果,營隊學員的「實戰經驗」包括走上街頭、站上遊行的戰車進行街頭宣講、進入攝影棚演講、論政;投書31篇在國內各媒體平台、剪輯立委的影片在網路上進行「議題攻防」;還舉辦了3場記者會,針對國民黨過去最弱項的議題:勞權、環權和居住正義發布3份「青年政策白皮書」。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補充,這些營隊的內容,甚至可以影響立法院黨團的修法,例如後來他們舉辦的政策議題導向的願景營,在居住正義領域中,備受青年關注和討論的「囤房稅」本來僅有曾銘宗委員有意提案,但後來前來營隊參加的黨團總召費鴻泰就決定納入國民黨團的修法版本,在立法院中提出。

鍾弘宣和何元楷都在營隊中才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演練了何謂政治工作,也對國民黨許多青壯派立委、政治人物們留下好感,認為國民黨其實並不如外界想的傳統、迂腐。何元楷就強調,國民黨雖然作為保守政黨,但並非不進步,只是追求循序漸進的進步。而且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也讓他們對國民黨「終於願意敞開大門接觸年輕人」這件事情特別有感,認為這是黨的重大改變。

根據革實院對學員做的滿意度問卷調查,滿分5分,學員整體給營隊的平均分數為4.5分;另外有9成表示,願參再次加下次研習。在印象分數上,有73.2%對國民黨的印象改觀,有2成多沒變化,少數變差;另外有74.24%對江啟臣印象變好。革實院認為,顯示只要加強世代對話,年輕人對國民黨的印象並非鐵板一塊,不可能改變。

重點是,參加完後呢?

大部分的營隊參與者都是在學生,隨著營隊或者實習結束、學校開學,他們也回到學校繼續原本的學生生活和課業,不過幾個受訪者都說,他們覺得同為171期的參與者,彼此好像有個特別的向心力,即使有些人沒有繼續留在黨部工作,但是當黨要辦活動需要幫忙時,還是很多人會熱心跑回來幫忙。

這樣的結果也讓國民黨對青年的信心重新回升,主導這整個營隊籌備規劃的陳冠安,也在這之後,陸續又辦了工作坊、青年願景營等活動,希望能夠維繫黨本身和年輕人的互動,「如果沒有持續培育年輕人、聽年輕世代的聲音,國民黨接下來還會繼續再輸好幾個世代」,冠安認為,至少現任主席江啟臣有心願意做這塊,就是把握時機好好做。

對學員鍾弘宣和何元楷來說,營隊本身並不重要,更重要的其實是他們終於找到一條「路徑」可以更直接的接觸國民黨,甚至參與黨務的運作,他們透過參與後續的政治幕僚實習計畫,實習之後又加入了青年部的智庫,成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兼職黨工;何元楷更以「國民黨青年」的身份持續曝光,經常和黨中央高層一起開記者會;而對李晨暘在實習後,則在中央黨部拿到了畢業後第一份正職工作。

而對國民黨來說171期的成功,除了讓黨務工作內出現新血的加入,也替黨的青年世代族群培育、維繫工作,可以說是打了一劑「強心針」,陳冠安就強調,其實年輕人沒有真的完全放棄國民黨,171期和後續各種活動就都驗證了這件事;這些學員仍有為數不少的人,即使沒有成為黨工,也在每一次江啟臣主席的公開活動現身支持,替江啟臣和國民黨「證明」了青年仍會站在他們那一邊。而對黨內來說,青年除了被當成「活招牌」之外,要如何影響這個黨的方向,還待未來觀察。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2020年大敗的國民黨,新入黨青年卻暴增4成,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雪中送炭」?



藍色青年的憂鬱:這些年輕人為什麼想加入國民黨?:

在很多人心中,國民黨幾乎是個要「泡沫化」的政黨,但根據統計,國民黨40歲以下黨員,在2020年增加3545人——去年增加了4成——其中許多都是20出頭的真正「年輕人」。歷經太陽花運動、韓國瑜風潮,也看到蔡英文在總統選舉突破歷史高票,和國民黨立委席次的低谷,這些年輕人仍然選擇國民黨的理由是什麼?又對國民黨有什麼期待?《關鍵評論網》訪問了三位近期加入國民黨的青年,告訴我們他們入黨的契機、目的與盼望,同時也從黨內的青年政策與黨外政治環境分析,一起探知好像「不被年輕人喜歡的國民黨」做錯了什麼?又有哪些改變的機會?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