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72%港人有意通關一年後赴大灣區發展 逾八成欲於內地置業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中港通關遙遙無期,近期內地更爆發爛尾樓停貸風波,令部分港人對當地生活置業望而生畏。不過,據滙豐最新調查,有高達72%的港人有意在通關1年或以後,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升學或退休。而這些港人中,更有逾八成有意在內地置業。

調查並顯示,9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當中,深圳是港人到內地發展的首選,認為當地的生活環境、行業前景及經濟發展相對理想。至於暫時沒有興趣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受訪者,他們最關注內地的生活環境、社會保障服務及醫療服務質素。

逾六成人願意經常往返中港上班

滙豐粵港澳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表示,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已興建多項國際級跨境交通網絡,讓灣區發展成一小時生活圈。區內居民對工作、投資、生活、創業或營商的選擇已逐漸跨越城市邊界,在更為廣闊的區域尋求發展。

隨著大灣區的交通配套不斷完善,63%受訪者表示願意以經常往返香港和內地的形式上班,而非定居內地。最普遍約43%傾向每月一至兩次往返內地,意味他們需要在香港和內地同時設置居所。

該調查由滙豐及奧緯諮詢聯合進行,探討港人對於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創業或營商、升學或退休的看法。而事實上,至今長居於廣東省的港人已經接近50萬。據調查,有約四成受訪者期望於通關後12個月內,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升學或退休,若果將時間延至一年或以上,數字將上升至72%。

超過85%受訪者有興趣購買跨境醫保

除了置業,有興趣把握大灣區內地城市機遇的受訪者當中,有超過85%表示有興趣購買跨境醫療保險計劃,另有七成已經在內地銀行開立賬戶。

至於未開立內地銀行賬戶的受訪者當中,53%表示沒有急切需要,原因是未需要進行跨境活動,但也有超過兩成認為,目前開立銀行賬戶的程序相對繁複或不大清晰。同時,受訪者的金融服務需求相對複雜,六成受訪者計劃在香港和內地都持有金融資產。

陳慶耀表示,隨著大灣區的人流愈見頻繁,客戶愈期望在支付、融資、財富管理、保險等方面,獲得無縫的金融服務。若能夠理順粵港澳三地的政策和監管框架,將會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注入新動力,讓金融機構為灣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此外,調查報告提出需要進一步改善政策和基建,便利區內居民長遠可以無縫融入大灣區的生活模式,包括改善醫療和退休保障計劃、擴大專業服務互認、便利跨境生活。

是次調查於今年初訪問了3,000名年齡介乎18至44歲的香港永久居民,並訪問多名商界領袖、企業家、青年領袖及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