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人疑墮低息貸款騙局 涉款1200萬 苦主:食安眠藥先瞓到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市民不時收到貸款推廣電話,不過要小心墮入詐騙陷阱。民主黨表示,今年7月至本月收到38人求助,指被低息貸款集團詐騙,損失由7,000元至700萬元不等,總損失金額超過1,200萬。有苦主損失60多萬,現時心情仍未平復:「要食安眠藥先瞓到,都打定輸數攞唔番啲錢」。
有求助人指,接到冒認銀行或金融公司職員來電,聲稱提供低息貸款,部份更可說出受害人姓名及借貸記錄。及後再有報稱為金融公司職員致電接手借貸計劃,繼而涉誘騙求助人在金融公司開戶或轉帳至不同銀行,參加聲稱有回報的項目。
民主黨稱4間公司疑涉及有關騙案,促請政府盡快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包括必須向接收一方提供準確的來電者資料。

民主黨今年7月至本月收到38人求助,指被低息貸款集團詐騙,損失由7,000元至700萬元不等。(黃金棋攝)

最高一宗涉款700萬 來電者說得出當事人姓氏及過往貸款資料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今日(30日)表示,截至今年12月28日,已共收到38人求助,損失由7,000元至700萬元不等,總損失金額超過1,200萬。

袁指,懷疑騙徒來電時說得出當事人的姓氏及過往曾經在哪間銀行作過貸款,又要求受害人下載蘋果或安卓正規應用程式。

騙徒自稱前銀行職員 减低事主防備心

另外,騙徒又自稱舊銀行職員,現轉職金融公司工作,可負責處理其借貸,令當事人减低防備心。他質疑銀行資料有機會出現洩漏情況,或有銀行職員洩露客戶資料。

聲稱提供低息貸款槓桿貸款 誘事主參加聲稱高回報項目

根據求助人指,接到冒認銀行或金融公司職員的來電,聲稱提供低息貸款、「槓桿貸款」或「資金倍增循環貸款」 等計劃,藉詞遊說事主參加,慫恿事主留下個人資料。及後,再有報稱為金融公司職員致電接手借貸計劃,繼而涉誘騙求助人在金融公司開戶,或轉帳至不同銀行,又或在外匯市場交易投資應用程式開設帳戶,誘導求助人參加聲稱有回報的項目。

入20萬元保證金聲稱可以低息借到200萬元

求助人指,相關公司以首先會聲稱需開戶費,先要求受害人轉帳至其戶口;再以「槓桿貸款」方式吸引受害人,指「入20萬元保證金可以低息借到200萬元」。另外,騙徒亦會訛稱受害人信貸記錄不達標,故無法批出貸款,要求受害人預繳數十萬元利息。

誤信「半投資性質」泥足深陷 女苦主被騙60多萬:要安眠藥先瞓到

苦主S小姐於今年7月接到騙徒電話,不斷推銷「槓桿貸款」計劃,聲稱是「半投資性質」,故她被說服轉帳至騙徒戶口。當S小姐希望取消戶口取回金錢後,騙徒又指需數萬元才可取,並遊說S小姐「再借錢入番去戶口先拎出嚟」,變成泥足深陷,最後S小姐被騙60多萬元。

其丈夫S先生指二人於受騙一個多月後向警區報案,當時已「打定輸數」。不過他直言警方於10月高調指搗破低息貸款騙案,而案情與他們受騙的方式雷同,「當時都燃起一線生機,但係(警方)都𠵱家好似擺咗落櫃桶底咁,不聞不問」,連其個案是否由商業罪案調查科處理亦不清楚。S先生坦言,其妻子心情仍未平復,要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

V小姐失個人資料 踩上涉事公司發現公司不存在

受害人V小姐沒有相信騙徒,故沒有金錢損失,但個人資料被盗取。她聯合其他受害人,並開設群組。她又發現,四間涉事公司網頁版面極為相似,地址亦一樣。她曾赴相關地址查詢,但職員稱地址並非屬任何一間涉事公司。她亦曾致電警方查詢案件進展,不過回應冷漠,更有警員向她稱「逐個逐個打嚟無問題㗎,我咪坐喺到講電話咩都唔做」。

另一受害人X先生損失47萬元,他指騙徒致電他時說得出其姓氏及曾經借貸記錄,故減低防備心。他直言現時十分無助,因原本以為可成功借貸,「其他資金都有安排,所有嘢失去預算,好似無路行嘅感覺」。他又擔心事件會影響其工作及家人,以及會有更多人受騙。

民主黨袁海文促警方加強打擊低息貸款詐騙集團 凍結騙徒戶口

袁海文又指,有求助人反映,報案後警方沒有聯絡他們跟進案件,他們甚至不知警方有執法行動。他又促請警方加強打擊低息貸款詐騙集團,盡快凍結騙徒有關戶口;並提醒市民對有關貸款的來電要提高警覺。他又要求銀行加強對客戶私隱保障,打擊職員有可能違規洩露客戶有關借貸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