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專訪田北俊:2003年反23條因商界關注 自覺幫了中央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25年間,最重大的政治動盪除了2019年修例風波、2014年佔中事件,2003年50萬人遊行必佔一席位。是役最大引爆點,在於港府在2003年沙士後經濟蕭條、樓市下行等民生問題下,仍然推出《基本法》第23條立法,觸發民怨。其後時任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於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前夕,突然倒戈並辭任行會成員,直接導致董建華擱置立法。
田北俊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當年反對立法主因是商界擔心立法爭議引來政治動盪,不利香港營商環境。他認為,要是當時不提出反對、政府執意通過立法,近似2019年修例風波級別的政治風暴,會提早於2003年出現,結果會是外商「雞飛狗走」、中國受外國制裁,而當時的中國尚未有足夠經濟實力抗衡西方施壓,認為當日的舉動對中央有幫助。
回歸25周年——政壇元老專訪之三

回歸25年|專訪曾鈺成:社會需時走出19年傷痛‎ 解結前提維護國安回歸25年|專訪楊森:一國兩制仍有轉機 社會表面安定惟人心未歸回歸25年︱專訪田北俊:管治模式接軌內地 7年前錯失歷史關鍵點

被指「反骨」 田:只懂「擦鞋」才是國家罪人

2003年七一大遊行是回歸以來首次大型遊行,催生了後來活躍的公民社會,間接導致董建華兩年後「腳痛」下台;事件亦驅使中央後來改變對港政策,更積極參與香港事務。已故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事後回顧時曾指,港府當時如執意將草案提交立法會,結果「好可能是血洗中環!」即引發暴力衝突。

田北俊指,2003年一役倒戈,全因眼見7.1五十萬人上街,驚動商界領袖:「我當時是香港總商會代表,當然要關注他們立場,初時商界支持立法。」可是後來商界發現立法引起社會動盪、國際關注,田北俊必須重新考慮立場:「商界從來都是和氣生財,穩定才有好的營商環境。」

他指,如果當時草案通過,一定引發更大規模政治動盪,影響不下於2019年修例風波。「當時中國承受不起,和今日不同。2003年何來華為、何來騰訊、何來阿里爸爸?何來5G技術和大數據?西方一腳踩下來,國家如何應對?我是香港人,就要為香港人發聲,香港市民和商界意見那麼大,當然要為他們發聲。講到『反骨』,那些為自己利益而只懂阿諛奉承的『擦鞋仔』,才是國家的罪人。」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羅君豪攝)

指有人「賴地硬」 批評前要先了解事件始末

田北俊反問,如果當日中央和特區政府覺得23條立法有條件完成,2004年立法會改選後,甚至曾蔭權上任特首後照樣可以做,但最終沒有,「如果政府認為有足夠條件,2004、2005、2006一早做了,但就是不行,要到2019年香港搞成這樣,才用全國性法律去立《國安法》。」

他又指,過去19年以來,一眾資深建制派談到當年23條爭議時,都只是說當時立法引起市民憂慮而擱置,並非因田北俊而做不成,因此他認為,有個別極端份子批評其當日行為是「背叛中央」,只是「痾屎唔出賴地硬」,無法解釋政治矛盾就隨意找其他人去怪罪,個人向來不屑回應這些說法,真正了解事件始末的人,自有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