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深港合作25年白皮書》今年底將發布 解析五大看點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為慶祝香港特區回歸25周年,由前海香港商會和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聯合編寫,《深港合作25年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將於今年內發布,《香港01》屆時會在香港地區獨家首發。
在迎接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時,由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助教授,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張坤教授主筆本文,結合白皮書課題組現有的階段性成果,歸納深港發展經驗,展望主要行業及特色領域情況,共同期待深港合作創造更大佳績。

一河之隔福祉相依,兩地同胞攜手同心。深港合作始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初,快速發展於香港回歸之後,歷經廿五之載,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兩地政府及各界企事業單位、民眾的共同助力下,形成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

2004年以來,兩地政府每年召開一次「深港合作會議」以共商合作的議題,推動深港合作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促進了兩地經濟的共同發展。2010年《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完成簽署,強調在產業和教育、基礎設施和環保方面創新合作方式,粵港經濟合作進入了通過制度創新來推動全面發展的新階段。2015年以來,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成立。自貿區被定位為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地。2016年深港通正式開通,前海新增試行香港工程建設模式,推進深港檢測結果互認,涉港的改革創新舉措不斷推出。落馬洲河套地區深港合作開發啟動更被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廣東深圳考察時強調,「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經濟優勢明顯,具備成為世界級經濟灣區的條件。深化深港創新合作,實現「強強聯合」,對於實現大灣區高質素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22年6月21日,一對男女在北區一處山頭遠眺邊境與深圳。(李澤彤攝)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下,加強深港合作有利於更好地應當挑戰、把握機遇、促進發展。兩地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建立健全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機制,為進一步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試水探路,這是中央關注的問題,也是深港兩地政府和市民關心的問題。本文將從宏觀層面對深港合作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展望深港互惠型合作機制。

宏觀層研究內容:

深港合作的25年來,兩地在宏觀經濟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深港合作不但在時間上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步推進,而且在內容上也涉及改革與開放的各個領域,較好地體現了以開放帶改革、以改革促開放的發展路徑,有力地推動了深港兩地的持續發展,譜寫了東亞發展的新奇蹟,其產業合作與制度創新既體現了東亞發展特色,又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和成功篇章。

一、深港經濟發展及合作

(1)深圳經濟發展:拔地而起築新城,飛速發展創傳奇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濟飛速發展,從一個小漁村逐步成長為政治開明、經濟發達和社會和諧的一線城市,其發展成就和速度有目共睹,可謂「拔地而起築新城,飛速發展創傳奇」。

圖1:深圳市GDP總量情況。資料來源:深圳市統計局。

儘管深圳經濟只是發展了二十幾年,但深圳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由圖1可知,深圳市的經濟總量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在香港回歸后開啟深港合作,其GDP總量呈現出躍升狀態。2017年,在深港合作20年之際,深圳市經濟總量快速發展,僅落後於北京和上海,躍居全國大中城市的第三位,並且在2019年開始,深圳的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一直到2021年仍是如此。

作為中國的外貿出口大市,深圳口岸的繁忙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深圳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以及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城市,它在對外貿易中具有先發優勢以及區位優勢。根據圖2我們可以看出:從1990年到2021年,深圳的進出口總額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對外貿易狀況呈現明朗局勢。在進出口總額方面,深圳一直位於中國的領先位置。雖然深圳的外貿規模不佔有優勢,但深圳海關的便利性、快捷性、透明性都為對外貿易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產業結構方面,深圳還呈現「三個為主」的特點,它們分別是:經濟增長以新興產業為主;以推進先進位造業為主;第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推進深圳經濟平穩運行的有四大產業,它們分別是: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在第二產業中,深圳以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為主,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深圳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規模,也形成了屬於深圳獨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圖2:深圳市進出口總額情況。資料來源:深圳市統計局。

(2)香港經濟發展:亞龍矯健英姿颯,韌勁篤行迎頭上

由於高度開放,香港經濟容易受到外部衝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香港實質經濟增長下降,同時隨著製造業外溢,香港的第二產業競爭力有所下降。但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實力雄厚,在金融、航運、貿易、旅遊、服務業、電子、房地產、影視行業都依舊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我們可以稱之為「亞龍矯健英姿颯,韌勁篤行迎頭上」。

香港回歸25年來,整體經濟水準以及人均國民收入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從聯合國關於已發展國家或地區的定義出發,香港已是已發展地區。國際世界貨幣組織發佈的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中香港人均GDP世界排名第20位,在亞洲排名名列第1,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圖3資料表明,回歸以來,1997-2001年,香港的人均GDP較為平穩,而2005年開始,其人均GDP開始處於穩步增長的狀態。根據統計資料,1998年和2009年的人均GDP的負增長最高,主要是由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這證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其快速恢復的能力也體現了香港經濟的強大韌性。香港經濟增長的成就離不開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例如自由行政策、CEPA的實施等,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圖3:香港經濟發展情況。資料來源:CSMAR資料庫。

(3)兩地經濟合作:有機整合實力增,互相依靠齊頭進

深港合作25年以來,兩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在貿易、金融、科技及其它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使得兩者的市場力量有機整合,雙方互相依靠,齊頭並進。

根據《深圳年鑑》資料,1997年至1999年,深圳實際利用港資大略相當於前18年間總額的6成;1999年至2003年,在深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港資佔了80%以上。在這個時期,深圳的企業也發展起來,不少企業開始拓展香港業務,到香港投資開辦了貿易、地產、服務及工業相關的企業。當時,深圳的駐外企業中,將近一半是設在香港。2004年至今,深圳實際利用港資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澳資和其他外資來深創辦企業比例升高,但是港資仍然是深圳外資中佔據絕大比例的資金來源。截止到2021年末,該比例達到了74%,由此可見港資對於深圳發展的重要程度。

1997年3月7日,深業集團下屬的深業控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深圳在港上市的第一間企業。CEPA的出台使深港兩地工商界的聯繫更加密切。2003年-2021年,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如雨後春筍。截至2021年12月,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數量為1368間,佔總上市企業53%;在港新上市的內地企業數目為87間,佔新上市企業89%。2021年香港市場前十大發行的新股全部為內地企業,募資額為1883.5億港元;在港新上市內地企業集資額佔港股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總額98%。廣東是目前內地在港上市企業最多的一個省份,共有144間,總市值17600多億港元,其中來自深圳的上市企業達69間,數量居全省之首。得地利之便,深圳成為了香港銀行進軍內地的「大本營」。跟據深圳統計局數據,到2021年末,港資銀行已在深圳設立了6間法人、15間分行和73間同城支行,營業機構合計達112間,佔轄區內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圖4:深圳港資佔外資比例。資料來源:《深圳年鑑》。

深港的科技合作也較為亮眼,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起步比較早,又因為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的供給,優厚的政策及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發展前景十分可觀。香港地臨深圳,是國際金融中心,有著雄厚的資金供給,以及相關的資本市場,又有快捷的資訊服務,但其本身高科技的發展缺乏人力資源以及製造業基礎薄弱,需進一步的發展,和深圳科技合作,增強與內地的聯繫,將給香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為香港地區成為東南亞、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科技資訊中心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援。

二、制度完善、改革和創新

隨著兩地合作深化,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相關制度也隨之不斷得到完善及補充,為兩地的共同發展保駕護航。

深港合作從來就不僅僅是深港兩地自己的問題,還涉及到中央、廣東省、珠三角等各個層面。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深港在制度層面上的進一步合作是全面加深粵港合作的第一步,是促進珠三角經濟合作的重要步驟。在此基礎上,2003年6月中央出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提出要把設定深港之間的共同發展目標作為推動力,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內容,進而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行動方案,並且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單邊行動或集體行動來逐步落實相關議程。要擬定一套制度化的區域性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定期召開行政首腦高層會議,就地區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協商並形成共識提供必要的經常性機制。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深港合作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注重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使完善區域市場經濟體制與建設區域經濟協調機制統一起來。二是要加快法律、法規的清理、規範和完善,增加法規、政策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三是要積極探索一國兩制和獨立關稅區之間進行區域合作的體制框架。在此基礎上,深圳建立為企業服務的專門組織機構,既包括政府的組織網路,又包括市場化的企業社團組織,也包括與企業出口有直接關係的貿易組織和出口服務機構。比如,深圳民營中小企業開拓東盟市場最具活力和競爭力,深圳海關所屬福田海關優化通關服務,支援企業組合疊加一線「兩步申報」、二線「分送集報」、區內「全球中心倉」等海關監管模式,進出口貨物可以優先入區分撥理貨及保稅存儲,再結合訂單需求分送出區,通關效率有效提高4-6小時,運輸成本節約15%以上,助力企業拓展東盟市場。

深圳羅湖區變化。(新華社)

三、人員往來、互動、交流

伴隨著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的合作,深港兩地的人員往來也日益頻繁,相關互動及交流愈發緊密,增進了雙方的相互理解與信任,兩地友誼日增,偏見溝渠日窄。

香港回歸以來,深港之間的官方、半官方往來日益頻繁。深港兩地政府交往不斷,深圳市港澳事務辦公室和香港政制事務局已被明確為雙方統籌深港合作的責任部門,已建立起日常聯絡機制,定期進行會晤。深圳每年仍派遣大量公務員赴香港的政府部門、高等院校進行短期培訓,學習香港在國際化規範、法治化建設、公眾參與社會管理、城市的高水準規劃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與此同時,兩地的協會、科研院所等公共部門頻頻交流。2018年和2019年,深圳成功的舉辦了兩次國際化城市建設研討會,香港智經研究中心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等參會並進行了演講。

深圳和香港的民間交往也日益緊密。以居民生活為例,近年來港深兩地居民生活的一體化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兩地口岸通關人數高達平均40萬人次。隨著深港兩地經貿往來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港人選擇到深圳工作和居住,以港人為主的社區在深圳為數眾多。25年來,內地有關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愛國愛港人士與機構鍥而不捨,辛勤耕耘,營造「人心回歸」的有利環境。尤其帶領青少年走進內地,觸摸歷史,了解中國文化,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與回歸前比較,香港與內地的文化連結更密切,社會主體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觀念在增強。

深港加強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不僅有利於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也有利於促進深圳及內地的改革開放,互利雙贏,惠及各方,所產生的社會綜合效應也是積極的。目前,「深港共建半小時優質生活圈」已完成,其提升了深港兩地通關、居住、經濟、交通、教育、醫療等各主要領域的合作,深港之間的往來也將會更加便利,雙方的關係也將會更加緊密。

圖為2021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在深圳舉行。(人民網)

四、資源及信息互動成果

資源互通有無,資訊共用暢通,深港合作25年以來,兩地的資源及信息互動成果顯著,一方面成倍地拓展了香港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也為深圳利用香港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等優勢以加快自身發展創造了條件。

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和香港兩地合作不斷完善和優化,並且在經歷「九二南巡」、「香港回歸」等事件以後,兩地合作不僅僅局限於經濟合作,在資源互換和資訊成果也實現快速融合且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推動下,兩地開始迎來了更加深層次的融合發展。

首先,在資源分享方面,自《深港創新圈合作協定》簽署后,深港逐步形成了互補和互惠共存的關係,經濟關係由單向轉為雙向。由此,深港合作進入全面活躍期,深港「共同市場」逐步形成,商品、資本、勞力、服務四大要素在兩地的流動加速,為深港共建「國際大都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信息共用方面,香港有科技資訊、科技融資與實驗設備的優勢,更有自由港的優勢,香港的優勢很明顯,在信息共用方面,可以香港將先進的國際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國際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傳遞給了深圳,説明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融資合作方面建立了自己的優勢。

五、未來展望

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25年來深港兩地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了旺盛的燃料。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深港兩地政府仍主動深化交流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克服制度性障礙,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繁榮,進一步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揚其長,補其短,深港合作應該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樞紐優勢、制度優勢、專業服務與國際化人才優勢,同時充分發揮深圳的腹地廣闊、創業精神特別是民營經濟蓬勃、自主創新能力、產業集聚與輻射能力強的優勢,使兩地優勢互補甚至疊加,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挑戰面前,形成發展的合力,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作者為張坤、李宏鍇、黃志敏、溫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