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陳沛良|制定完整人才政策 助力香港長遠發展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新一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將在下月公布,如何充分發揮香港優勢吸引及留住人才相信會是施政報告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香港面臨其他金融中心的衝擊及人才外流問題,已經對香港經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如果不及時應對,恐怕會造成重大的連鎖效應,降低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筆者長期以來關注並跟進香港人才短缺議題,在近日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就此議題發表見解,亦已向施政報告組進一步提出相關建議。

來稿作者:陳沛良

人才是一個地區發展最寶貴的資源,而當今環球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戰」。短期來看,香港人才短缺問題表現為人才外流。根據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年中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29.16萬人,較上年減少12.15萬人,跌幅為1.6%。香港因其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國際金融機構來港設立公司的亞太區總部,但本地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使得部分公司開始將業務搬遷至與香港定位相似的海外地區;亦有不少駐香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申請調到其他地區工作,日後亦未必會選擇回流返香港,影響深遠。

免檢疫有利國際商業活動

職位撤離,人才流失,連鎖反應就是機構投資重心轉移、導致資金流失,衝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現時香港對於海外來港人士採用「3+4」措施,對於旅遊業及工商界來說仍然不足夠。筆者認為,政府因應疫情變化及考慮經濟發展等因素,應盡快調整海外地區到港人士的檢疫要求直至達到免檢疫,以便利香港與國際進行商業活動。

長遠來看,香港人才短缺問題還涉及人才培養、吸引、留用等方面。在培養本地人才方面,以筆者從事的保險業為例,整個行業長期缺乏海事保險人才。究其根本,是本港海事保險業缺乏長期規劃及人才發展計劃,這亦嚴重阻礙香港航運中心的發展。

香港現時專門針對海事保險的大學專業或培訓課程較少,筆者認為政府有必要與航運業界配合,如香港船東會和香港保險業聯會等行業組織,尋求與更多本地教育機構乃至內地大學進行合作,推出有針對性的課程。同時,當局應及時更新「人才清單」及相關要求,吸引內地和境外相關海事保險人才到香港工作,以及在本地青年人中推廣海事保險,激發他們對投身該行業的興趣和志向。

生活成本窒礙留港意欲

在吸引人才及留用人才方面,香港多年來已推出多項人才計劃,如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專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等,但實際成效不甚理想。有研究指出,通過「專才計劃」來港的人才,只有12%在居港滿7年後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亦有推算持IANG方式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比例約為11%。這些數據反映了外來人才決定長遠留港發展的意願不高。

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是影響香港吸引及留住人才的一大因素,亦削弱了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的《2021年IMD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吸引與留住人才方面,香港總體排第26 ,「生活成本指數」更是幾乎包尾排第61。

反觀內地,不少城市為外來人才提供住房福利及現金獎勵,甚至會為頂尖人才提供金額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購房補貼。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積極提供不同誘因、配套去搶奪人才,包括提供現金津貼、住房補貼、創業補貼等優惠措施,甚至建設教育配套等解決人才的子女教育需要。筆者建議,香港在生活成本高昂的情況下,應要加大對人才的補貼力度,無論是在人才公寓還是資金補貼,全面提升人才引進福利,才能加強人才黏性,留住人才。

借鑒新加坡更新人才引進政策

一直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為了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近期宣布推出為期五年的新工作簽證「頂級專才准證」(ONE Pass),允許持有者同時經營和任職於多家企業,他們的伴侶也只需獲得同意書就可一同前往,不必另外申請工作證件。根據招聘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稱,去年有700多名金融業專才由香港搬至新加坡。ONE Pass更是被業界視為全方位瞄準香港人才,特區政府要有危機意識,從中借鑒以更新本港人才引進政策。

目前世界各地的人才爭奪戰日趨白熱化,而香港近年來面臨人口老化加劇、出生率低等難題,人才儲備不足。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多個重要場合均表示會與世界「搶人才」,表明新一屆政府對人才的高度重視。面對內地及海外對人才的搶奪,長遠來看,香港要在「人才戰」中脫穎而出,有必要檢視現時各項人才計劃,並在培訓、吸引及留住人才方面制定完整的人才政策,以滿足本地市場的人力需求及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讓全球人才助力香港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

作者陳沛良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