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聲道|醫衛局新政雷厲風行 合力創科推陳出新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回歸二十五周年來港,勉勵特區政府問責官員,提出四點主張和建議。這個月我們見到,從特首到司長們積極回應,並成立四個統籌工作小組,從土地、跨代貧窮、房屋和地區事項等方面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除了解決固有問題外,其實推動創科,醫療衛生和大灣區發展同樣也是未來幾年應當著力的範疇。這樣不單有助產業多元化,同時也結合內地的資源和人才,推動本地科研,生物科技等的發展。

來稿作者:張嘉晉

上任不到一個月,我們見到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在推動健康碼和防疫工作等一改前任作風,定出明確的時間表,執行細節,就通關安排也親自前往深圳灣口岸視察。民間和業界對局長的決心和專業決策都表示相當肯定,這也正正積極回應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

推動臨床科研、醫藥監管

首先,政府要着力提高治理水準,在處理疫情和通關的工作,未來盧寵茂、局方和署方繼續以科學和理性判斷和決策去回應,用數據去支持第四季通關,與內地接洽入境名額,以及向國際社會、商會和業界解釋最新的防疫措施,這將有望提升和回復各界對政府的期望和迎來與世界接軌的措施。

第二,習主席強調香港需要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推動大灣區和本地創新和科研,有助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朱兆麟曾倡議,港府應聯合大灣區臨床試驗的機構,成立相關的臨床試驗中心,合作擴大臨床試驗的規模,並聯合制訂在國際認同的臨床試驗指引,讓大灣區生產的疫苗和藥品,更方便可靠地完成臨床測試。

同樣,有了類似的科研機構,政府也可以探討推動港深兩地的藥物和疫苗生物醫藥產品的監督管理,全面推動認證、審核及監管機制。而近年大專院校陸續在大灣區開設院校,醫衛局、教育局、創科及工業局未來應持續支持年輕人考慮並投身相關的生物科技研究,從而全面推升大灣區的科研水平,看齊周邊地區和擠身國際前列。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會長盧毓琳最近也建議政府,未來開展改革新藥的註冊制度和提升產業基礎設施的工作。而且,未來政府也可以多透過跨部門連結醫衞局和創科及工業局,讓兩個政策局合力推動生物科研,教育和推動香港產業國際化。

而且,政府也應該持續推動中醫藥業發展,增加基層和社區醫療服務和駐點。經歷了疫情兩年多,我們也要時刻準備並加強社區保護力,善用和利用好私營醫療系統資源和人手,避免出現上半年第五波的情況。而過去的經歷,我們更應該投資在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持續強化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並鼓勵科學家、初創企業家及投資者,以香港作為發展基地,並將概念轉化為成果。

可設立生命健康科研中心

第三、在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層面上,筆者認為醫衛局和創科及工業局可以聯手合力推出有利經濟發展,鼓勵初創,以及社區健康的政策。面對著全球通脹問題,企業緊縮,香港經濟在今明兩年都有可能面對衰退的風險,政府可以持續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如上述所言,多推動生物科技、醫藥、創科的行業和公司在香港設置中心和廠房,增加招聘。而且,未來也可以在新田科技城、科學園和數碼港設立生命健康科研中心,與本地大學和研究所合作,發揮香港優勢。當中筆者與業界代表討論到,生物創科與社區健康息息相關,例如未來可以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一些議題如電子煙、藥物開發、先進治療等。

在整體的社區醫療和健康層面,我們確實值得探討和重新審視將電子煙加熱煙作為一個減害選項給予成年煙民選擇轉用。控煙雖方向正確,但上屆政府控煙政策欠缺視野,禁止新型煙草產品政策與國際背道需馳。隨著時代的進步,控煙政策也需與時俱進,不是逄煙必禁。國際主流做法是循序漸進:先規管比傳統香煙低危害的電子煙加熱煙。以內地政府為例,內地也在今年五月正式監管新型煙草產品,並指有關決定不但保障消費者權益,也有效防止青少年接觸相關產品。新政府值得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合適的規管下推動新型煙草產品作為傳統香煙替代品,以及其可為公共健康的層面帶來正面貢獻。

第四、在共同維護和諧穩定的方向上,政策上應該繼續減低社會矛盾,並且持續創新,創造就業,讓經濟成果分享給各個階層。筆者頗為認同新任創科及工業局局長的工作目標,積極引入更多高增值、以及高技術含量的產業落戶香港。加上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和建設智慧城市,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一步步發展為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將會進一讓經濟發展多元將會有助創造就業機會,這樣對於穩定社會有相當大的作用。而在政策層面的討論,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各部門應該就重大的政策議題,積極收集不同持分者的意見,作出全方位的諮詢,不論是共享經濟,共享汽車,電子煙,三隧分流,假新聞法等,在新體制下,相信可以找出最有利香港發展的道路。

筆者始終相信,在行政主導,立法會新體制轉趨務實下,很多的議題和政策倡議,都應該朝著與不同業界合作去制定業界自我監管,定立專業規範的法例和指引,最終取得三贏局面,政府優質領導,立法代表監督,受惠的是市民。

作者筆名張嘉晉,是公共事務顧問,多年積極參與青年事務和基層工作。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