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舊公寓四季維持20到25度,電費卻只要1/3!被動式房屋,如何讓老宅節能又舒適?

老後的家除了美,更要讓居住者舒適。

50+
user

50+

2022-09-01

瀏覽數 29,450+

圖/50+FIFTY PLUS
圖/50+FIFTY PLUS

文/陳莞欣 圖/沃科綠建築有限公司提供

編按:在極端氣候愈來愈常見的今日,夏季高溫動輒超過30幾度,讓人只想躲在家吹冷氣。然而,24小時開冷氣的電費,難免讓人心疼。源自德國的被動式房屋設計,強調在舒適的前提下,達到節能的效果。如何辦到?

老屋翻修,除了空間變美,如何讓居住其中的人更舒適?炎炎夏日,想常保涼爽的家,只能24小時開冷氣嗎?

綠建築工程師、被動式房屋設計培訓講師葉士傑指出,早在20多年前,德國就因能源危機和高齡社會等社會趨勢,發展出「被動式房屋」的建築概念。藉由更換窗戶、內外牆加裝隔熱材質、室內安裝全熱交換器等作法,讓房子在節能的前提下,維持體感舒適。

為什麼這樣的房子,能讓人住得更舒服?葉士傑形容,設計得當的被動式房屋就像保溫杯。室內空氣有如保溫杯中的冰水或熱水,溫度維持恆定。例如,氣溫動輒飆破30度的夏日,開啟冷氣讓室溫降至25度,接著就可關掉冷氣。良好的保冷效果,讓屋主無需經常開關冷氣,浪費電力。

在被動式房屋,不論開空調、除濕機與否,一年四季的室內溫度都維持在20~25度,濕度則落在35~55%之間。即使是在台灣這樣潮濕的環境,濕度也不會超過65%。此外,屋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低於1000ppm,維持良好的空氣品質。

更重要的是,被動式房屋相當節能。葉士傑以他和團隊經手規劃的台北老公寓為例,改造為被動式房屋後,夏季電費降至1/3~1/4,室內卻能24小時維持20~25度的涼爽室溫。

想讓老屋更舒適、節能,怎麼做?

被動式房屋5大原則  隔熱、防漏、為屋內不斷引入新鮮空氣

對不少台灣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而言,被動式房屋仍是個陌生的觀念。葉士傑指出,新成屋或老屋翻修要成為被動式房屋,其實並不困難。德國被動式房屋協會(Passive House Institute)提出5個標準:

被動式房屋的5項設計基本準則。

被動式房屋的5項設計基本準則。

1. 在房子的外牆或內牆披覆隔熱材質

如此一來,房子才能達成如「熱水瓶」的狀態,維持恆定的溫度。夏季,隔熱材質可將紫外線、熱空氣阻絕於室外;冬季,則可防止室內的暖氣溢散到室外。

外牆的隔熱材質,可讓室內維持熱水瓶般的保冷、保溫狀態。

外牆的隔熱材質,可讓室內維持熱水瓶般的保冷、保溫狀態。

2. 使用雙層或三層玻璃,窗框選擇隔熱材質

葉士傑指出,台灣的一般住宅窗戶大多是單層玻璃,窗框則選用平價的鋁框材質。夏天觸摸窗戶,可以發現窗框、玻璃都是溫熱的,代表室外的熱能已經逸散到室內。「這樣的窗框和窗戶,導致屋主必須把冷氣開得很強,以免坐在窗邊覺得熱。」

因此,若要將居家改造為被動式房屋,窗戶的玻璃至少要2~3層。以台灣的居家環境而言,建議兩層玻璃加Low-E低輻射玻璃。窗框也建議改為可斷熱的塑鋼材質,才能發揮夏季隔熱、冬季保溫的效果。

3. 安裝新風系統(全熱交換器)

在台灣,新風系統通常稱為全熱交換器。葉士傑形容,全熱交換器的用電量有點接近家用風扇用電 ,作用是將室外的風抽入室內。室外空氣經過熱交換以後,涼爽的空氣會不斷地輸送至家中各房間。全熱交換器的入口處還會加裝過濾箱,過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花粉,確保送入室內的空氣品質既涼爽又乾淨。

4. 高氣密性設計

一般住宅常會有肉眼看不見的破口,例如冷氣的送風管、抽油煙機的接縫,甚至是插座和牆面的縫隙⋯⋯等。這些破口會導致室外的熱風、水氣、髒空氣「有隙可趁」,影響室內溫濕度的恆定。所謂的高氣密性設計,就是減少這些破口,讓房子維持在如保溫杯密封般的狀態。

5. 無熱橋設計

熱橋現象,指的是太陽曬到樓板時,熱能會經由樓板,慢慢傳遞到室內。葉士傑指出,台灣的房子會有熱橋現象,通常是因為一、二樓的樓板交接處,隔熱材質有破口。在樓板的交接處使用特殊的隔熱材質,就能阻絕熱能進入室內。

葉士傑指出,這5項原則中,台灣的老公寓因為結構使然,通常無法做到高氣密性和無熱橋設計。但即使只完成前3項,甚至只裝全熱交換器、披覆隔熱材質,也能達到一定的節能與舒適效果。他分析,「如果是一般房屋,這5個項目都沒做,用電量可能會是3~4倍,光是冷氣用電就會爆量。」

在國外,被動式房屋還進一步演化為「正能量的房子」——在被動式房屋的屋頂上裝設太陽能電板。因為房屋能有效節能、耗電量少,太陽能板發的電,不只可供住宅使用,還能分給社區其他戶。

葉士傑指出,台灣近年雖大力推廣住家裝設太陽能,但若房屋本身極為耗能,裝設太陽能板的意義並不大,且生產、廢棄太陽能板都會製造許多碳排放量。在住宅節電的前提下,太陽能板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益。他和夥伴曾在台南將獨棟別墅改造為被動式房屋,屋頂也設有太陽能板,發電存於家中電池。即使停電,這棟房子還是可以持續供電4-7天。

哪些漂亮裝潢、生活習慣,會造成能源成本上升?  翻修老屋,先考慮日後電費

儘管被動式房屋有節能、舒適等諸多好處,葉士傑也坦言,這樣的建物在台灣仍非主流。他不諱言,相較於一般房屋,被動式房屋的建造成本較高。以新屋來說,建造成本會增加約10%。而舊屋翻修的成本也不低,以他經手過的30年老公寓為例,包括更換管線、窗戶、包覆隔熱材料等工程,翻修成本約200多萬。

他觀察,台灣屋主翻修房子,大多在意軟裝設計、居家風格,較少考慮到實際入住後的維護成本和能源費用。例如,近年流行的「北歐風」,設計時常會用大面窗戶,引入採光。但以台灣夏季高溫的環境而言,缺乏遮陽的大片窗戶意味著大量熱能進入室內。影響所及,多數住戶會選擇在白天拉上窗簾開冷氣,窗戶也失去原本採光的用意。

翻修時,若要將家中所有窗戶都換成雙層玻璃,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以前述的30年老公寓為例,200多萬的翻修成本中,更換窗戶玻璃就佔了約60多萬。葉士傑建議,不論是新屋或舊屋翻修,開窗面積約佔牆面15-20%即可。「窗戶太大、太多,客戶看空間照片很漂亮,但以後冷氣費用可能會很高。」

此外,台灣人的部分生活習慣,也會影響被動式建築的節能效果。葉士傑舉例,歐洲的烹飪習慣較少油煙,以輕食為主。但台灣人常用大火快炒,做菜時容易產生大量油煙,導致全熱交換器在短時間內充滿油煙。即使開抽油煙機,也會將室內的冷空氣一起抽走,冷氣需要更長的運轉時間才能降低溫度。

他建議,屋主可以在炒菜時、烹調完畢後的半小時打開窗戶,讓殘留在室內的油煙、熱能從室內排出。洗澡後,浴室仍留有些許蒸氣,同樣也可打開窗戶避免熱氣殘留。約5~10分鐘後,就可將窗戶關上,讓被動式房屋回到如保溫瓶的保冷或保溫狀態。

台式老屋,如何改造為被動式房屋?  不用「做到滿」,也能舒適節能

源自於德國的被動式房屋,是否真正適合台灣的環境?葉士傑提到,近期他和團隊曾協助一戶在苗栗竹南的屋主,將40年的老宅改造為被動式房屋。

原本,這棟有四層樓的透天老宅屋況極差,除了漏水、壁癌外,窗框也會滲水。屋主曾考慮將房子整棟拆除重建。但考量到拆除的垃圾清運、掩埋成本,適當的翻修反而能夠延續老屋的壽命。

葉士傑指出,受限於老宅的先天條件限制,翻修時無法做高氣密性和無熱橋設計。不過,即便只作外牆的隔熱材質披覆、更換窗戶玻璃、窗框,再加上每層樓安裝全熱交換器,施工時盡可能減少洩漏氣體的縫隙,就能達到不錯的節能和舒適效果。如今,老宅的一樓是自家烘焙的咖啡廳,二三四樓則作為出租用途。

老屋一樓改造為咖啡廳,節能又舒適。

老屋一樓改造為咖啡廳,節能又舒適。

以長久居住的思維規劃翻修,老宅也能得到新生命。讓人住得舒服,對環境更友善。

(原文刊載於《50+》;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想知道更多熟齡新思維、新活動?

➡加入50+LINE https://pse.is/K3FBX

➡加入50+FB https://pse.is/MUCBY 每日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數位專題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三防世代」來了!現在30~50歲的青壯族群,如何建構防窮、防病、防詐騙的財務安全網?確保「老後三本」已經成為即刻要思索的必修課。只要正視問題、提早因應,你將更有機會開展屬於自己的「晚美人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