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東台超前15年備戰節能,53年工具機廠賣出「低碳套餐」

躋身智慧製造、淨零碳排解方的「工業醫生」

王昱翔
user

王昱翔

2022-04-09

瀏覽數 41,600+

圖/東台董事長嚴瑞雄。陳之俊攝
圖/東台董事長嚴瑞雄。陳之俊攝

「沒辦法跟上的,可能就會退出市場!」東台董事長嚴瑞雄說得直白,工具機如果不趕快邁向零碳,恐怕會被業界淘汰。東台積極備戰提出三大策略,要以結合智慧製造、節能的全新「低碳套餐」,搶下綠色工具機商機。

「這套是我們主推的,已經有客戶單獨來買,聯上2000台設備,」東台協理曾文鵬一邊解說,手卻不是指向工具機,反倒指向一旁的產線管理系統。只見上頭,所有產線數據一覽無遺,客戶還可從中優化效率,節能減碳。

這是近年東台董事長嚴瑞雄常掛在嘴邊的「賣套餐」,過去工具機賣單機獲利有限,現在把感測器、智慧製造、大數據、服務拉進來,不但提高附加價值,還能開創新市場。如今,連原本只是「配餐」的軟體服務,都夯到吸引客戶上門單獨選購。

「我們做設備,隨時要帶望遠鏡看趨勢和商機,」嚴瑞雄說,早在15年前,東台就在學研單位輔導下,開始投資能源管理、節能轉型;近年他又從客戶聽聞歐洲減碳趨勢,於是便趕緊在產品菜單中,多賣一道「低碳套餐」。

15年部署,東台三戰略搶零碳商機

他不諱言,將來全球工具機市場恐怕難再大幅成長,「市場的餅就這麼大,你先做,餅就挖大一點,沒辦法跟上的,它可能就退出市場。」

面對這場綠色工具機洗牌戰,東台有三大關鍵戰略:

戰略一,廠務減碳。

東台發言人嚴璐透露,15年前東台為了接軌國際,開始尋求國內法人、學校輔導認證ISO,並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不過當時只考量成本節流,還沒想到減碳,」她笑說。

但也因為這布局,東台才能即早抓出空調及空壓系統是工廠最大耗電及排碳源,並逐年投資,替換節能設備,首先便降低了工具機的產品碳足跡。

此外,2018年東台也在工廠屋頂鋪滿2萬2000片太陽能板,年發電量達959萬度,足以提供廠務用電。只是,目前太陽能板是交由外部業者營運、售電,所以還無法採計為東台自身的綠電。

東台協理曾文鵬、董事長嚴瑞雄、發言人嚴璐。陳之俊攝

東台協理曾文鵬、董事長嚴瑞雄、發言人嚴璐。陳之俊攝

戰略二,產品低碳設計。

由於東台外購不少零組件,所以靠自己減碳不夠,還得拉上游供應鏈一起轉型。於是2019年,東台先挑一款機台試做碳盤查,一來先熟悉供應鏈盤查流程,二來趁機累積know how,以便日後納入套餐,賣給客戶、上游供應商碳盤查的解方。

嚴瑞雄透露,現在歐洲車廠逐漸將碳足跡、碳關稅納入成本考量,甚至不斷追問上游供應商,「究竟一噸產品排多少碳?」足見,低碳供應鏈轉型勢在必行。

嚴璐則指出,現在東台上游供應商大多仍缺乏減碳觀念,如何輔導上游碳盤查、減碳會是一大挑戰;但反過來說,當中也潛藏東台扮演「減碳顧問」的新商機,「這會需要政府一同來協助輔導,提供補助。」

戰略三,智慧製造減碳。

過去5年,東台積極發展智慧製造、機聯網、視覺化監測系統,如今也成了替客戶減碳的一大助力。

曾文鵬解釋,好比東台過去開發許多機邊軟體來監控機台效率。現在,則可因應減碳風潮,在軟體中額外加入用電監控、碳排換算等功能,幫客戶精準掌握碳排。如果客戶嫌碳排太高,還可輕鬆點擊,切換成低碳節能模式。

不僅如此,近年東台還研發「數位雙胞」技術,透過電腦預先模擬加工、調校,確保上機後精準加工、零瑕疵。「以前可能做三次才有好成品,現在一次到位,節能又不浪費,」曾文鵬說。

零碳轉型三大挑戰,東台如何解?

不過,東台的零碳轉型也並非全無挑戰。

首先第一關在於供應鏈。「內部要碳盤查、減碳沒問題,其實問題都在外面,」嚴瑞雄說,工具機上游以中小企業居多,有的沒資金投入減碳,有的甚至連「減碳、碳足跡」的觀念都沒有。

所以,目前東台打算仿照當年智慧製造的模式,先派出輔導團隊,以降低成本的角度,如「節電、省電費」等說詞說服上游,並一步步帶供應鏈轉型。未來如果真有節電、減碳成效,甚至可發展顧問服務、收取費用。

第二關在於整合。現在東台不只賣硬體,還要跨界納入軟體、感測、減碳服務,但究竟哪些業務適合自行開發,哪些業務要串連外界?串連外界後如何分配利益?全都是大哉問。

嚴璐分享,後來團隊會依業務需求頻次、開發急迫性、成本等因素,綜合考量是否拉入外部夥伴一起「賣套餐」。至於要組跨界聯盟的秘訣,除了耐心、堅持,偶爾也要適時讓利,才能避免不歡而散。

第三關在於人才,嚴瑞雄指出,由於東台正邁向跨域整合服務,所需人才也愈來愈廣,不只招機械人才,連軟體資訊、減碳人才都需求孔急。然而,近年在科技業大力搶才的情況下,許多傳產企業都面臨缺才缺工困境。

「現在大概只剩產學這條路,」曾文鵬說,目前東台透過和高雄科技大學等學校長期產學合作,才好不容易招攬到20餘名軟體人才來開發智慧製造。將來,人才仍會是零碳轉型的一大挑戰。

儘管挑戰重重,東台在業界其實已是轉型最快的領頭羊之一,下一步,嚴瑞雄期望串連更多異業,成為智慧製造、淨零碳排解方的「工業醫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