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媒眼看世界

第60期:物我两忘,这种“心流体验”你有吗?

第60期:物我两忘,这种“心流体验”你有吗? 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3-04-21   浏览数:
分享到:
  本专栏面向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常年征稿(点击“投稿说明”查看详情),征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
  你是否曾为所从事的工作而废寝忘食?那一刻,你仿佛潜入了一所深邃静谧的思维殿堂,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唯觉一股兴奋而充实的暖流涌上心头。你所体验的正是积极心理学所描述的“心流”!
  2020年上映的奇幻喜剧动画片《心灵奇旅》以充满奇思妙想的剧情,将“心流体验”这一心理学理论呈上荧幕,为观众呈现一场探索生命意义的非凡旅程。男主角乔伊是一位普通的中学音乐老师,刚刚获得一个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与成为职业爵士演奏者的理想更近了一步。然而出于一时的狂喜,乔伊没有看清脚下的路,不慎坠入一个未封闭的下水道,从而陷入深度昏迷,踏上了一段“心灵奇旅”,与一位“22号”的虚拟人物产生交集并一同探寻各自的人生归属。
《心灵奇旅》电影,《心灵奇旅》电影宣传海报
《心灵奇旅》电影宣传海报
  “心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匈牙利教授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1975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一个人在完全投入到一项既愉快又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失去空间感和时间感的状态。米哈伊将这种状态称为“最佳体验”,通常伴随完全沉浸、感到狂喜、充满动力、目标清晰、勇于接受挑战、内心平静且不愿被打扰等外在表现。
  影片中,乔伊的“心流体验”具体表现为,他在演奏爵士乐时的忘我状态,当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轻快起舞,音乐如泉水般潺潺流淌,周围人的呼吸似乎都静止了。全情投入的乔伊忘却了周遭的一切,达到近乎“物我两忘”的境界。乔伊的感受其实就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的“沉浸式体验”——无论是聆听动人旋律时的如痴如醉,还是沉迷于精彩剧情时的不可自拔,“心流”就是一种强烈的自驱力和专注力,引导我们在从事所爱之事时全身心投入,主动排除外界干扰,实现个人体验的最优化。
《心灵奇旅》,《心灵奇旅》男主角乔伊全情投入地演奏钢琴,心流体验
《心灵奇旅》男主角乔伊全情投入地演奏钢琴
  乔伊和“22号”的虚拟人物都面临着同一个考验——凑齐“火花”,即象征着各自人生中的精彩时刻和最重要的事物。
  在剧情开端,“22号”虚拟人物空虚消极、自暴自弃,甚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而一次意外使“22号”进入了乔伊的身体,并体验了几天他的日常生活。在经历了一系列琐碎却又温馨的片段后,“22号”虚拟人物幡然醒悟:所谓的“火花”并不一定是恢弘壮阔的梦想和聚光灯下的焦点时刻,无论是演奏之于乐手,烹饪之于厨师,还是剪发之于发型师,每一种看似平凡的人生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虽然这是一部天马行空、童真奇幻的动画片,《心灵奇旅》却以真诚的口吻回应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一宏大的哲学命题。通过展开乔伊和“22号”虚拟人物各自对“火花”的感知和理解,影片诠释了“幸福是一项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潜能”,而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钥匙正是“心流体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件具体而实在的事情,并达到足够的专注度时,我们便收获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这种唤醒“心流体验”的能力,使我们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持续收获感动、满足与希望。
  (作者:吴已千 北京今日美术馆媒体中心新媒体编辑)
(专栏编辑:赵铮 李竞萌)
心流体验,奇幻喜剧动画片《心灵奇旅》,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2-6-24(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