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對科網發展的新聞監督(文:梁家權) (09:00)

近年,科網企業的作為屢遭詬病。最近,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又再捲入爭議。事緣自9月中起,《華爾街日報》發表了名為「facebook文件」的連續式調查報道,利用facebook前員工提供的內部文件,揭露了該公司各種管治弊端,例如對名人用戶有特別待遇、隱瞞平台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以及未能應對不法分子利用平台進行毒品交易和人口販賣,等等(註1)。在10月下旬,各大美國主要傳媒同樣利用了吹哨者提供的資料,發現facebook在今年年初的美國國會大樓衝突事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一連串的大肆報道,令世人更深入了解到科網企業鮮為人知的一面。

可是,一直以來,每當觸及科網企業的問題時,人們往往只集中討論政府該如何加強監管這些企業,或企業該如何自我改革完善,但就較少談及傳媒對規範社交媒體運作可擔當什麼角色。

新聞學者提倡「數碼平台線」、「演算法線」

有見及此,近年外國學界開始探討傳媒對科網企業的新聞監督。美國傳播學者Philip Napoli就提出了platform beat(或可初步譯為「數碼平台線」)這個概念(註2)。眾所周知,「新聞線」(news beat)是新聞機構的一個內部組織和分工的概念,清晰界定了負責不同類型新聞的記者的日常工作範圍。例如,我們經常會說政治新聞記者是「跑政治線」,那麼他們每日的工作就是周旋在不同政治人物之中、出入不同的政治機關場所(例如政府總部、立法會)、研習不同的政治議題,從而獲取政治新聞。同樣道理,設置「數碼平台線」就是要培養出一群專職記者,讓他們每天專心跟進和報道與科網企業相關的事宜。

具體而言,Napoli認為「數碼平台線」應有兩大方向:一是聚焦報道科網企業(包括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的內容問題,例如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的氾濫。另外,科網企業的架構和營運系統也須傳媒多加關注。例如,這些企業的廣告系統、內容審查機制,以及如何處理用戶的個人資料,都和公眾利益息息相關。

除了「數碼平台線」之外,亦有其他學者建議新聞機構設置algorithms beat(「演算法線」;註3)。有別於「數碼平台線」,「演算法線」主要關注在大數據年代愈多機構利用演算法進行決策,但這些依賴電腦程式進行的決策往往是黑箱作業或帶有不公成分的,故傳媒應藉着報道,以提升這些演算法應用的透明度。而監察對象不限於科網企業,也包括利用演算法進行決策的公共或商業機構。

總括而言,這些學者都認為,隨着科網企業影響力日趨增長,傳媒須對它們增強監察,讓公眾警惕它們的弊端。

傳媒須掌握數碼知識和技術

當然,任何改進都是說易行難,新聞媒體要落實上述的提議並非易事。一方面,傳媒要理順好自己和科網企業的關係。放眼世界,現時很多傳媒機構都需要透過社交媒體發放內容,某程度上形成了一個依賴關係。近年新聞行業不景氣,一些歐美傳媒更收受科網企業的財政捐助以維持生計。這些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都對新聞媒體監督科網企業形成阻力。

而另一方面,在實際操作層面,究竟傳媒可以怎樣進行有效的新聞監督,也許亦會令它們費煞思量。首先,與其他大型機構一樣,科網企業的內部運作對外界而言往往是一個迷,記者很難掌握到它們的決策和運作內情。以文章開首提及的報道為例,一眾外媒之所以能夠持續和大規模報道facebook的缺失,完全是有賴於一名facebook前員工願意擔當吹哨者,冒險向公眾披露公司的內部文件。否則,傳媒是不可能短時間內掌握到這麼多真相。而與其他大型機構相比,科網企業的運作更牽涉到高科技資料,哪怕記者有一天真的幸運取得寶貴的相關資料,礙於知識和技術所限,他們也未必有能力破解到箇中奧妙。故此,若新聞機構要認真經營「數碼平台線」或「演算法線」,它們不能單靠傳統記者,也需要招攬電腦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等科技人才,才能成事。這些都考驗新聞機構是否有足夠人力、財力和遠見。

外媒重科技報道 港媒較冷待

誠然,「數碼平台線」和「演算法線」都是近年因應科網企業崛起而提出的學術概念,但其實,環顧全球,許多傳媒早就設有廣義的「科技線」。例如,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英國的《衛報》,中國的「人民網」,新加坡的《海峽時報》都設有「科技版」,廣泛報道各式各樣的科技新聞,除了科網公司的商業舉動之外,也包括政府的科技政策、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以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等等。相對而言,本地傳媒就明顯不太熱中科技報道。芸芸主流新聞傳媒當中,只有英文報章《南華早報》是設有比較完整的「科技版」。中文報章方面,《明報》在數年前增設了「創科線」,但就只集中報道香港科技產業的發展。另外,網媒「香港01」也設有「科技版」,但內容局限在科技產品推介。當然,大部分未有設立「科技版」的傳媒不是完全沒有科技報道,該些新聞偶爾還是會零星出現在不同版面。但這足以反映了它們並沒有高度重視科技新聞,至少沒有覺得這些新聞要像金融新聞般需要專門處理。

不過,現時本地傳媒冷待科技新聞的情况,未必是一成不變的。隨着人們生活和科技發展愈加密不可分,傳媒就要按市場需求提供更多資訊給公眾。再加上香港正計劃轉型成為創科中心,可以想像將來無論是政府官員、科創界以至其他各專業界別,都會對科技資訊相當渴求。而普羅市民也需要新聞媒體肩負起「第四權」的重任,監察科網企業和政府的科技政策是否符合公眾利益。若有朝一日,本地傳媒除了固有的「金融/財經/經濟/地產版」之外,也開始紛紛設立「科技版」,實在不足為奇。當然前提是,傳媒機構本身須自強以作準備。

註1:on.wsj.com/2YAT3Om 

註2:Napoli, P.M. (2021). The platform beat: Algorithmic watchdogs in the disinformation ag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6(4), 376-90.

註3:Diakopoulos, N. (2019). The algorithms beat: Angles and methods for investigation.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bit.ly/3BjI5di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助理總幹事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