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老鷹抓小雞」?──台灣曾在亞運奪銅,卻罕為人知的運動「卡巴迪」

「印度版老鷹抓小雞」?──台灣曾在亞運奪銅,卻罕為人知的運動「卡巴迪」

Photo Credit:Manoj Kumar Panigrahi 提供

卡巴迪是「接觸性運動」(contact sport),玩家需要手牽手,襲擊對手陣營並防守自己的領地。這項運動不需要任何棒子、球或特殊裝備。傳統比賽在一般泥地上進行,但隨著運動的演變,現在國際賽事都會使用標準專用墊。一切就發生在 10X13 米的範圍內(此為男子規格,女子為 8X10),每隊 7 人,輪流進攻和防守,進攻的一方會不斷吶喊「卡巴迪、卡巴迪、卡巴迪⋯⋯」,整場比賽長達 40 分鐘。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有個特殊請求:在你閱讀文章之前,你可以試著連續說 " Kabaddi…Kabaddi…Kabaddi… "(卡巴迪) 至少一分鐘嗎?你和你的朋友可以連續說多久,我就交給你們自己計算了。

這篇文章將是卡巴迪球賽在台發展的系列介紹之一。這個「卡巴迪」系列文章除了介紹運動本身,也將報導從事卡巴迪的教練與運動員。

卡巴迪的起源

針對那些還不知道的人:卡巴迪源於印度,在南亞與全球的海外南亞族群間頗受歡迎,近幾年來包括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都有它的粉絲。

「卡巴迪」一字源於坦米爾語的 “ Kai-pidi ”,意思是「讓我們手牽手」,有人認為其由來已超過 4,000 年,在佛教典籍中有記載,是從戰士學習自衛的過程中發展而成。

卡巴迪是「接觸性運動」(contact sport),玩家需要手牽手,襲擊對手陣營並防守自己的領地。這項運動不需要任何棒子、球或特殊裝備。傳統比賽在一般泥地上進行,但隨著運動的演變,現在國際賽事都會使用標準專用墊。一切就發生在 10X13 米的範圍內(此為男子規格,女子為 8X10),每隊 7 人,輪流進攻和防守,進攻的一方會不斷吶喊「卡巴迪、卡巴迪、卡巴迪⋯⋯」,整場比賽長達 40 分鐘。

隨著前陣子 2020 東京奧運落幕,我驚喜地看到印度和台灣運動員均為各自國家創下歷屆奧運以來獲得最多獎牌的紀錄。運動,除了教會我們紀律,也教我們如何超越國籍、尊重彼此。其中一個本屆奧運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灣的羽毛球選手戴資穎分享印度選手辛度(P.V. Sindhu)如何在她輸球時給予安慰的故事。

圖/截自 戴資穎臉書專頁

為了解卡巴迪的發展,我試著挖掘它如何、因誰而來到台灣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若非戴資穎的社群媒體貼文,這一切不會發生。那則貼文讓我想起了台灣的卡巴迪女子團隊在 2018 年印尼亞運會上贏得銅牌的瞬間,感動於兩個國家透過運動建立起的連結。

我迅即採取行動,並且在位於新德里的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的協助下,發現台灣自有其卡巴迪聯盟。在聯繫中華民國卡巴迪運動協會後,協會理事長黃忠仁先生非常樂意與我當面聊聊。我於是請我在經營粉專「你好印尼好」的朋友與我同行,協助翻譯。

以下是專訪內容:

卡巴迪在何時、如何來到台灣?

2006 年當我是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的副理事長時,我到卡達多哈參加 12 月 1-15 日舉辦的亞運會,看到了台灣所沒有的籐球和卡巴迪賽事,覺得很有趣,回台後我便向政府申請成立這兩項運動賽事的相關單位。

你何時成為卡巴迪協會的理事長?

圖/Manoj Kumar Panigrahi 提供

2008 年 1 月 26 日,卡巴迪協會正式成立時。通常理事長至多可以擔任 8 年,但在 2017 年時台灣的政府制定了國民體育法,自 2018 年 3 月 31 日後,重新改變國家協會理事長的任期,所以我已經擔綱這個職務好一段時間了。

你如何開始推廣這項賽事?

起初,我聯繫了亞洲及國際卡巴迪聯盟的印度裔領導人,詢問台灣是否也能參與,他們都給予正面回應。

自從我們的協會被允許加入國際賽事,我便開始試著在每個縣市都建立卡巴迪組織──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體育單位,我試著讓卡巴迪能被納入其中。

另一方面,我試著透過在學生面前舉辦表演賽來吸引他們,將這項運動推廣到校園,包括國中到大專院校。

這些年來台灣人對卡巴迪的反應如何?

一開始他們很好奇,因為過去從來沒有看過。卡巴迪在這裡仍是一項鮮為人知的運動,但它其實和我們一項本土遊戲──「老鷹抓小雞」很類似。協會一直以來試著舉辦更多比賽,盼能吸引、培養更多台灣觀眾。

推廣卡巴迪的過程有哪些困難?

儘管我們過去 10 餘年來致力推廣卡巴迪,它在台灣仍是項新興運動。我們沒有足夠的教練和運動員、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的俱樂部。我們從學校開始推廣起,但就我們所知,許多體育老師已經在推廣其他運動,對於卡巴迪興趣沒那麼高。如我所說,這仍是一項很新的運動。

卡巴迪比賽都在哪裡舉行?

圖/Manoj Kumar Panigrahi 提供

卡巴迪每年共有兩場固定比賽,一場是每年舉辦的中華民國卡巴迪錦標賽,另一場則是為優秀運動學生所辦理的升學錦標賽,還有兩年一度全國運動會中的卡巴迪比賽。由於這些賽事能吸引到最多台灣人,因此我們試著定期舉辦。

你怎麼設法找到教練?

每年我們都會開設 4 到 5 場的教練訓練班,過去我們會派台灣選手到印度受訓,以建立自己的人才庫。

除了經費贊助外,你們還獲得政府的哪些協助?

除了經費,政府協助我們舉辦國際卡巴迪比賽,並邀請其他國家的隊伍參加。

你覺得你可以如何提升台灣人對卡巴迪的興趣?

圖/Manoj Kumar Panigrahi 提供

首先是更快地把這項運動推廣出去。我們計畫在所有縣市設立相關組織,讓更多學校加入這項運動。透過教育,我相信我們可以針對年紀較小的學生開始做起。我們也希望增加體育老師對卡巴迪的興趣。

是否有任何台灣企業有意贊助卡巴迪?

即便我們在所有縣市成立卡巴迪委員會,多數企業仍不了解卡巴迪,我們嘗試著向企業說明卡巴迪運動,希望企業贊助,但挑戰仍然存在

最後,你想對人在台灣、同樣熱愛卡巴迪的印度朋友說些什麼?

我希望在台灣的印度人可以以俱樂部的形式自己組隊,參加台灣舉辦的國內比賽,互相交流,這將會在海外印度人之間起到推廣作用。
-

圖/Manoj Kumar Panigrahi 提供

黃忠仁先生可說是「台灣卡巴迪之父」。和他的談話在很多方面都開了我的眼界,認識到「印度──台灣關係」的另一個面向。

在下一篇文章裡,我將介紹兩個從事卡巴迪超過 10 年、啟發許多卡巴迪選手的兄弟。

(未完待續)

備註:本文經作者授權翻譯、編輯,欲閱讀英文原文請參考〈"Kabaddi…Kabaddi…Kabaddi…" How did this Indian sport land in Taiwan?

執行編輯:林翊婷
核稿編輯:林欣蘋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兔兔飼養知多少?打造共好生態圈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